了望 | 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唱响新牧歌
瞭望 | 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唱响新牧歌
海洋牧场建设已成为渔业生产转型和恢复生态资源的重要途径,是“大国粮仓”的重要补充,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罗博 黄耀滕
广西北部湾碧波荡漾,春潮涌动,渔船起帆满舱归。
地处北部湾之滨的广西防城港市,依港而建,因港得名,沿岸优良天然港湾众多。2016年,防城港白龙珍珠湾海域海洋牧场示范区入选原农业部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名单,担负着探索深海网箱养殖和发展现代化环保渔业的重任。红树林、珊瑚礁、绿海龟、海草床……在防城港海域,海洋生物资源多样性高,发展海洋渔业自然资源条件得天独厚。
海洋生态持续向好,海洋渔业产业布局不断优化,渔业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进,产业链条加速延伸。防城港全产业生态海洋牧场愈发显现综合效益和示范带动作用。
,,澳洲幸运5开户(www.eht0808.vip)是澳洲幸运5彩票官方网站,开放澳洲幸运5彩票会员开户、澳洲幸运5彩票代理开户、澳洲幸运5彩票线上投注、澳洲幸运5实时开奖等服务的平台。
捕捞渔船在防城港白龙珍珠湾内捕捞网箱养殖的金鲳鱼(2022年10月12日摄) 黄笙摄
筑“巢”引鱼打造生态海洋牧场
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南临北部湾,沿防城港538.55公里的海岸线上,企沙、渔澫、江山三个半岛和东湾、西湾、珍珠湾三个海湾错落其间,北仑河、黄竹江、防城江、沙潭江等河流入海口带来丰富饵料,使防城港拥有天然的海洋渔业资源。
修复和优化海洋生态环境,向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等场所,有效养护海洋生物资源,提供更多优质安全的水产品,推动海洋渔业向绿色、协调、可持续方向发展。1979年,原防城县水产局开始在防城港外海进行人工鱼礁建设的试验,防城港市也成为我国最早开展人工鱼礁建设研究的区域之一。随着国家对海洋牧场建设的重视,2009年起,防城港市开始规划建设海洋牧场。
“防城港滩涂和浅海水域广阔,滩涂面积约126平方公里,0~20米等深线间的浅海水域面积约1926平方公里,可利用开发养殖的水域滩涂面积约500平方公里,具备海洋牧场建设的良好条件。”防城港市海洋局副局长谭立雄说。
2015年,防城港市开始建设白龙珍珠湾海洋牧场示范区。通过投放人工鱼礁,实施渔业增殖放流,增殖养护海洋渔业资源,示范区总体规划面积为450平方公里。
防城港市农业农村局渔业管理科科长裴琨介绍,白龙珍珠湾海洋牧场2016年成为广西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经过多年建设,目前示范区已在深海资源养护区(海域面积1.56万亩)累计建设投放人工鱼礁单体3580个、约21万空方,藻礁6000个,连续在示范区附近海域进行鱼、虾、贝、蟹增殖放流,累计增殖放流水生生物12.6亿尾(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