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博手机版下载:天下无糖②明明含糖,这些饮料为何能打“无糖”标签?标准是怎么定的
“糖含量小于等于0.5g/100g,糖含量符合GB28050声称无糖的要求。”
细心的消费者可能会发现,包括无糖饮料在内,部分无糖产品包装有这样的声明。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食品中糖的含量≤0.5g/100g或100ml,就可以标注为“无糖食品”。
来源:《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
从字面上理解,无糖,似乎应该意味着饮料中糖含量为0,但明明有微量的糖含量,国标却允许其宣称无糖。如何理解国家标准中的“无糖食品”仍然允许含糖呢?又该如何看待这类饮料普遍打上“无糖”标签的现象?
宣称无糖的标准是什么?
国家标准起草单位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陈晓明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当年起草时,“无糖食品”的标准是跟着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的国际标准来的。
CAC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63年联合设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专门负责协调政府间的食品标准。
CAC在1997年发布了Guidelines for Use of Nutrition and Health Claims(CXG 23-1997),最新一次修订在2013年,其中对糖的含量宣称条件是,“无糖”指每100g(固体)或每100ml(液体)中含糖量不高于0.5g。
,,欧博手机版下载(www.aLLbet8.vip)是欧博集团的官方网站。欧博官网开放Allbet注册、Allbe代理、Allbet电脑客户端、Allbet手机版下载等业务。
来源: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我国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于2011年10月发布,并于2013年1月1日实施。
澎湃新闻记者向CAC发送邮件请求采访,截至发稿暂未获回复。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100%无糖是不可能的,国标是一个浮动值,这是合理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翟天昶认为,国家标准中对于食品中糖的含量≤0.5g/100g或100ml即可标注为“无糖食品”,可以理解为是一个误差范围的问题。“从技术上来说,不可能要求一点(糖)都没有,允许存在一些误差,其实这个含量已经很低了,基本上可以等同于没有。”翟天昶说。
“无糖”之后,饮料的甜味从哪里来?
“无糖”之后,各类饮料如何保证它们的甜度?那就得靠添加各式各样的甜味剂,尤其是代糖。
“饮料的发明首先是为了享受它带来的快乐。”某知名食品饮料公司相关人士指出,其公司研发了一些完全不添加糖或代糖的茶饮料,也有一定市场,但仍在不断调整口感和浓度,试图让消费者喝起来觉得“好喝”,而不是强迫自己喝“健康”饮料。
以无糖可乐为例,尽管标注“无糖”,喝起来却依然甜的原因是,阿斯巴甜、安赛蜜与三氯蔗糖(也称“蔗糖素”)这类合成代糖在“欺骗”味蕾。
网友评论